高燒40℃+關節劇痛!基孔肯雅熱大爆發,一隻蚊子就能讓你「痛到扭曲」
廣東省疫情全面告急!短短7天暴增多宗確診,這波由白紋伊蚊傳播的「基孔肯雅熱」病毒正急速擴散,佛山、廣州、澳門相繼淪陷。雖然香港暫無本土病例,但隨著跨境人流激增,衞生防護中心警告:輸入風險極高,一旦出現個案,本地傳播風險恐達「中至高水平」!
▍「基孔肯雅」是什麼?非洲土語揭開劇痛真相
「基孔肯雅」(Chikungunya)源自非洲坦桑尼亞的馬孔德語,意為「變得扭曲」——這正是患者關節劇痛時彎腰蜷縮的真實寫照!此病毒已肆虐全球110多個國家,透過受感染的雌性伊蚊(如白紋伊蚊) 叮咬傳播。香港雖無埃及伊蚊,但白紋伊蚊隨處可見,且牠們偏愛在清晨、黃昏出動叮咬!
▍中招三大警號:高燒、關節痛、紅疹爆發
若被帶毒蚊叮咬,潛伏期約2-12天(通常3-8天),隨後將遭「三重打擊」:
- 高燒突襲:體溫飆破39°C甚至40°C,渾身發燙如火燒
- 關節劇痛:手腕、腳踝等小關節腫脹刺痛,嚴重時連拿杯子都困難
- 紅疹迸發:面部、四肢冒出密集紅疹,伴隨肌肉痛、頭痛、噁心
關鍵警訊:雖然多數人發病數天後症狀緩解,但每5人中就有1人關節痛持續數月甚至數年!新生兒、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更可能引發眼疾、心臟或神經併發症!
▍無特效藥!世衛緊急紓緩方案曝光
目前全球尚無註冊疫苗或抗病毒藥物,治療關鍵在「對症下藥」:
- 退燒止痛首選:服用「撲熱息痛」(Paracetamol)緩解發熱與關節痛
- 絕對禁忌:避免使用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非類固醇消炎藥,恐增出血風險!
- 大量補充水分,嚴防脫水
NoSickDay支持線上購買 「撲熱息痛」(Paracetamol),直送府上:https://www.nosickday.com/
▍香港拉響防蚊最高警報!專家教戰「雙防禦策略」
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歐家榮示警:「基孔肯雅熱來勢洶洶!」 要阻斷病毒傳播鏈,必須雙管齊下:
✅ 防叮咬:外出必做4件事
- 穿寬鬆淺色長袖衣褲,減少皮膚暴露
- 皮膚與衣物噴灑含避蚊胺(DEET)驅蚊劑:
- 成人濃度≤30%|兒童≤10%|孕婦可用
- 先塗防曬霜,待吸收後再噴驅蚊劑
- 避免使用香水、芳香護膚品(吸引蚊子!)
✅ 滅蚊源:家中「零積水」行動
- 每週清空花瓶、水養植物容器
- 冷氣機底盤、貯水桶緊蓋防積水
- 垃圾罐瓶密封加蓋,棄置於有蓋垃圾桶
- 戶外廢輪胎、盆栽底盤徹底清除
▍跨境必看!旅遊返港「14天黃金防護期」
科學研究證實:即使無症狀感染者被蚊叮咬,也會傳播病毒! 若曾赴廣東等疫區:
- 返港後持續使用驅蚊劑14天
- 出現發燒、關節痛速就醫,主動告知旅遊史
- 郊外旅行帶氯菊酯處理的蚊帳(切勿塗抹皮膚!)
嚴峻現實:全球今年已爆多例,且病毒可經母嬰垂直傳播。香港雖非病媒蚊主要棲息地,但白紋伊蚊遍布全港,一旦病毒隨輸入病例入侵,後果不堪設想!
今晚就檢查家中冷氣底盤、花盆托盤!別讓積水成為蚊蟲的「五星級繁殖場」——你的隨手一倒,可能就是阻斷疫情擴散的關鍵防線!